首页 课程主页
  • 累计开课期数
  • 5 学期
  • 累计选课人次
  • 1723 人次
  • 累计访问量
  • 120143 次
课程分享  
有机化学
主讲教师 袁立丽/合肥师范学院
学习人数 162
开课周期 2023年02月14日 ~ 2023年07月01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20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有机化学》是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以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的一门新的专业课。本课程面向化学专业学生及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开放。

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未来的教学或科研生涯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师范专业人才打下基础。《有机化学》课程蕴含大量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关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目标。

课程概述

研究烃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合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内在联系;从而归纳出一般规律并抽象为理论,再根据理论去指导实践的学科称为”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建设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实验科学。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已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和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今天如果没有有机化学是不可想象的,它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物质世界发生了一场大革命,许多东西改变了旧有的面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论它属于动物还是植物,都是含有碳的化合物作为”材料“构成的。

学习”有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现象(如新的有机物,有机物的新来源、新的合成方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应等)、研究新的规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理等)、提供新材料(如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生命的奥秘(如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

课程大纲
  • 第1章 绪论
    • 1.1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 1.2 共价键理论
    • 课件1 绪论
      • 1.1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
      • 1.2 共价键理论
  • 第2章 烷烃
    • 2.1 烷烃的构型
    • 2.2 烷烃的卤化反应机理
    • 课件2 烷烃
      • 2.1 烷烃的构型
      • 2.2 烷烃的卤化反应机理
  • 第3章 单烯烃
    • 3.1 烯烃的结构
    • 3.2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 3.3 诱导效应
    • 课件3 单烯烃
      • 3.1 烯烃的结构
      • 3.2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 3.3 诱导效应
  • 第4章 炔烃和二烯烃
    • 4.1 炔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 4.2 炔烃的化学性质
    • 4.3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反应
    • 4.4 共轭效应
    • 课件4 炔烃和二烯烃
      • 4.1 炔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 4.2 炔烃的化学性质
      • 4.3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反应
      • 4.4 共轭效应
  • 第5章 脂环烃
    • 5.1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
    • 5.2 环己烷的构象
    • 课件5 脂环烃
      • 5.1 脂环烃的化学性质
      • 5.2 环己烷的构象
  • 第6章 对映异构
    • 6.1 手性
    • 6.2 Fischer 投影式
    • 6.3 R、S 标记法
    • 课件6 对映异构
      • 6.1 手性
      • 6.2 Fischer投影式
      • 6.3 R/S标记法
  • 第7章 芳烃
    • 7.1 苯的结构
    • 7.2 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 7.3 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
    • 7.4 非苯系芳烃
    • 课件7 芳烃
      • 7.1 苯的结构
      • 7.2 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 7.3 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
      • 7.4 非苯系芳烃
  • 第8章 卤代烃
    • 8.1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
    • 8.2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 8.3 SN1 和 SN2 的立体化学
    • 课件8 卤代烃
      • 8.1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
      • 8.2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 8.3 单分子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 第9章 醇、酚、醚
    • 9.1 醇的反应
    • 9.2 消除反应机理
    • 9.3 酚羟基的反应
    • 9.4 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 9.5 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 9.6 醚的反应和制备
    • 课件9 醇、酚、醚
      • 9.1 醇的反应
      • 9.2 消除反应机理
      • 9.3 酚羟基的反应
      • 9.4 酚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 9.5 醚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 9.6 醚的反应及制备
  • 第10章 醛和酮
    • 10.1 醛、酮和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 10.2 醛、酮和含氧、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 10.3 维蒂希反应和还原、氧化反应
    • 课件10 醛和酮
      • 10.1 醛、酮和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 10.2 醛、酮和含氧、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 10.3 维蒂希反应和还原、氧化反应
  • 第11章 羧酸
    • 11.1 羧酸的酸性
    • 11.2 羧基上羟基的取代反应和脱羧反应
    • 课件11 羧酸
      • 11.1 羧酸的酸性
      • 11.2 羧基上羟基的取代反应和脱羧反应
  • 第12章 羧酸衍生物
    • 12.1 酰卤和酸酐
    • 12.2 羧酸酯
    • 12.3 酰胺
    • 课件12 羧酸衍生物
      • 12.1 酰卤和酸酐
      • 12.2 羧酸酯
      • 12.3 酰胺
  • 第13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 13.1 硝基化合物
    • 13.2 胺
    • 13.3 季铵盐、季铵碱和相转移催化
    • 课件13 含氮有机化合物
      • 13.1 硝基化合物
      • 13.2 胺
      • 13.3 季铵盐、季铵碱和相转移催化
  • 单元测验
  • 第14章 周环反应
    • 14 周环反应
    • 课件14 周环反应
  • 第15章 杂环化合物
    • 15.1 五元杂环化合物
    • 15.2 六元杂环化合物
    • 课件15 杂环化合物
      • 15.1 五元杂环化合物
      • 15.2 六元杂环化合物
  • 第16章 糖类化合物
    • 16 糖类化合物
    • 课件16 糖类化合物
  • 第17章 蛋白质和核酸
    • 17 氨基酸
    • 课件17 氨基酸
  • 一、课程介绍
  • 二、教学大纲
    • 2.1 有机化学I
    • 2.2 有机化学II
  • 三、参考资料
    • 3.1 赵明老师-氮杂环卡宾催化的亲核取代反应
    • 3.2 董雄辎老师-化学教学中的素养的培养
    • 3.3 刘亮荣老师-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与思考
    • 3.4 有机化学学习笔记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合成、应用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用途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课程的学习方法和逻辑思维,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化学学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参与小组交流展示汇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预备知识

先修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等课程。

配套教材
  • 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六版
    李景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邢其毅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有机化学
    张文勤
    高等教育出版社
5.0

1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5.0

4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1 课程结束后,还能继续学习课程内容吗?
这将根据课程团队的设置的课程结课设置而定,有的课程将在课程结束后关闭,有的课程允许已选课的用户查看课程内容及历史记录,也有课程可能会对未选课用户开放课程内容。对于结课后仍然开放的课程,在“我的课程”列表里,可以查看课程内容及学习记录。
2 我可以重复选择同一门课程吗?
可以的,许多课程会多次开课,可以加入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期次。在新的开课期次中,你需要从零开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3 是否需要完成课程所有的作业?
如果你想要获得课程证书,你需要按照课程老师制定的课程大纲和考核标准完成相关作业;如果仅是为了扩充知识并不需要申请证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需求自由安排学习计划。
4 建议使用什么浏览器学习?
为了您顺利地进行课程学习,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火狐Firefox浏览器,及谷歌Chrome浏览器。
5 课程结束后,还能继续学习课程内容吗?
这将根据课程团队的设置的课程结课设置而定,有的课程将在课程结束后关闭,有的课程允许已选课的用户查看课程内容及历史记录,也有课程可能会对未选课用户开放课程内容。对于结课后仍然开放的课程,在“我的课程”列表里,可以查看课程内容及学习记录。
授课教师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