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课程分享  
农村社会学
主讲教师 仇凤仙/安徽师范大学
学习人数 1911
开课周期 2021年04月01日 ~ 2021年06月10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11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类专业核心课,运用社会的基本研究方法围绕农村社会的主要议题展开,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群体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对于中国农村社会有更多的理解和解读,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理论层面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在政策认知层面有更加清晰的政策导向思维。


课程概述

农村社会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农村社会构成、社会关系及社会运行等内容,与社会发展、社会历史、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挖掘这些元素,可以进行课程优化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将思政元素和学科知识嵌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中,实现理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相互融合。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感受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塑造小我融入大我的社会责任感、学农爱农的大国三农情怀。农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包括农村社会的特性、农村社会的缘起与历史、农村社会学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等。在农民研究方面,课程会涉及农民的概念、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等内容。

农村社会学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农村社会,掌握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对农村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为未来的农村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 课程介绍
    • 课程介绍
  • 第1章 农村社会学导论
    • 1.1 农村社会学导论
    • 范式的引介与学科的创建_民国时期社区研究理论的美国学术渊源_阎书钦
    • 农村社会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_樊凡
    • 再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_彭国胜
  • 第2章 农民概论
    • 2.1 农民及其身份特征
    • 2.2 关于农民的理论阐释
    • 不同贫困程度农民生计能力对收入结构的影响_冯梦黎
    • 积极公民何以形成_乡村建设行动中_省略__山东和湖南的五个村庄为研究对象_邓大才
    • 集体化时期的国家渗透与农民回应_以_结构中的行为主义_为分析框架_陈军亚
    • 农民集中居住区社会行动体系重建及反思_田鹏
    • 逃离农业_在村农民的职业分割与分_省略_国5省样本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聂建亮
    • 社会力量参与新生代职业农民创业支持的路径研究_范霄岭
    • _社会化小农_含义_特征及发展趋势_刘金海
    • 马克思主义小农理论的早期争论_捍卫与发展_付小红
    • 农户经济理性问题的理论争论与整合_饶旭鹏
    • 农民的行动逻辑_社会理性抑或经济_省略_关于_小农理性_争议的回顾与评析_黄鹏进
    • 社会化小农_动机与行为_邓大才
    • 中国小农经济_过密化_假设存在的问题_陈勇勤
  • 第3章 农村婚姻与家庭
    • 3.1 农村婚姻与家庭
    • 从_婚配_到_婚恋_婚姻模式变迁_省略_光棍形成_基于关中L村的实地调查_何倩倩
    • 代际责任与家庭发展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_张雪霖
    • 婚姻伦理变迁与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_罗小锋 (1)
    • 婚姻伦理变迁与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_罗小锋
    • 婚姻市场_农业剩余与光棍分布_一个理解农村光棍问题的中观机制_陈文琼
    • 摩擦性离婚_农村家庭制度去公共性_省略__一个西南地区农村离婚的解释框架_易卓
  • 第4章 农村人地关系
    • 4.1 农村人地关系概论
    • 4.2 中国人地关系调整
    •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土地承包权退出政策创新研究_祝天智
    • 多元困境中的农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分析_以安徽李村调查研究为例_仇凤仙
    • 二元困境下的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问_省略__基于NJ市D拆迁社区的调查研究_仇凤仙
    • 工商资本下乡_非粮化_现象的诱因及长效对策_高晓燕
    • 工商资本下乡_非粮化_现象的诱因及长效对策_高晓燕
    • 农村贫困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代际冲突分析_皖北李村调查研究_仇凤仙
    • 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溢价_客观事实_结构特征与政策取向_祝国平
    • 土地依存与土地流转困境的突破_一个新型理论分析框架_程军
    • 乡村振兴战略下空间重构的_原初交_省略__与村社理性_以湖北省马岭村为例_温铁军
    • 中国农村土地转让权改革的深化与突_省略_8年_千人百村_调查的分析和建议_丰雷
  • 第5章 农村文化
    • 5.1 农村文化
    •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路径_徐学庆
    • 试论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变迁_许丹
    • 文化差异与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意愿_基于_稻米理论_的视角_袁益
    • 文化消费活动提升了农村地区居民主_省略_感吗_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_资树荣
    • 我国民间资本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_省略_下的内在逻辑_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_金晓彤
  • 第6章 农村社会关系及其变迁
    • 6.1 农村社会关系及其变迁
    • _熟人社会_视域下生活垃圾分类的_省略_辑阐释_基于浙江六池村的经验研究_蒋培
    • 财政视角下的基层政府与农村社会关系变迁_1949_2019_张良
    • 冲突与协调_中国农村社会关系网络变迁反思_保虎
    • 个体化转型下农民谋利型抗争的行动逻辑_吴理财
    • 规训与惩罚_浙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逻辑分析_蒋培
    • 农民发展70年_从_身份_到_契约_的演进_蒋永甫
    • 农民分化对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双重影响_张润泽
    • 清末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_以乡村精英为考察线索_李力东
  • 第7章 农村社区
    • 7.1 认识农村社区
    • 7.2 农村城镇化与社区建设
    • 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补齐社区治理漏洞中的优势_尹忠海
    • 当代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本土逻辑_李增元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区福利建设的转型与路径_华汛子
    • 新时代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有效治理机制建设研究_陈荣卓
    • 村落空间的解构与重构_基于华北T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考察_陆益龙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研究_徐顽强
    • 新型农村社区_1_6_模式构建探索_以陕西省L县B村为例_吕超
  • 第8章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8.1 农村社会分层
    • 8.2 农村社会流动
    • 发达地区农村的阶层分化与权力实践_一个研究展望_袁松
    • 基于教育社会分层视角的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与教育选择_王小红
    • 农村社会底层与相关政策演变_兼论精准扶贫的阶层政策内涵_李全生
    • 土地制度强制性变迁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_李新平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及分层互嵌_汪鸿波
    • “代际”差异与打工文学的审美突围及叙事转向——论“80后”新生代打工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 “农民工市民化”的低目标与高目标
    • 成年子女外出弱化了农村老年人的家_省略_支持吗_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分析_田北海
    • 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
    • 第一代农民工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 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养老问题及对策探讨——以“传统农区”为例
    • 农村社会子代阶层向上流动对父代社_省略_生产的作用_基于多案例的实证研究_王处辉
    • 失落的一代: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农民工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
    • 谁是下一代农场主_家庭农场主的职业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发生机制研究_杨柳
    • 诱致性变迁下的中国农村发展_读墨菲_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_陈文超
    • 中国流动人口健康研究_理论基础_实证进展与前瞻思考_汪斌
  • 第9章 农村工业化模式
    • 9.1 农村工业化模式
    • 工业化_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演变_张天柱
    • 工业化进程的_中国道路_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协同作用的视角_郝身永
    • 农村工业化地区的城市更新_从破碎到整合_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_郭炎
    • 农村人口转移_工业化和城镇化_向晶
    • 乡村工业化模式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_省略_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的研究_仇叶
  • 第10章 乡村振兴战略
    • 10.1 乡村振兴战略
    • _动员_自发_逻辑转换下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路径_付翠莲
    • _乡村振兴战略_架构下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能力体系研究_赵欢春
    •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的基础_类型与功能_毛一敬
    • 乡村振兴下的聚落研究_来自经济地理学视角_李小建
    • 新农人现象与乡村人才振兴机制构建_基于社会与产业双重网络视角_张慧泽
  • 考试
授课目标
  1.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2. 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农村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农爱农的大国三农情怀,让学生能够关注农村社会的问题,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预备知识
  1. 社会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农村社会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农村社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结构。

  3. 农民和农业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掌握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配套教材
  • 农村社会学
    2018年第1版
    马工程教材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 农村社会学
    2015年第3版
    刘豪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5.0

1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1 这门课程是免费学习的吗?
本课程是开设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平台上的课程,是免费学习的。
授课教师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