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 累计开课期数
  • 1 学期
  • 累计选课人次
  • 492 人次
  • 累计访问量
  • 2875 次
课程分享  
配送管理
主讲教师 高捷闻/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学习人数 492
开课周期 2024年05月07日 ~ 2024年07月31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13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 教学选用

配送管理课程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与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共同构成物流管理专业基本技能框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和实训,使学生掌握物流配送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获得物流职业资格证书1+X考证的基本配送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配送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进入物流行业或相关企业从事配送中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配送企业作业过程的主要操作技能,配送业务的计划运作能力、配送作业现场指挥与控制能力、配送中心库存控制能力以及配送成本的核算能力。





课程概述

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内容框架总共分为5个模块展开,每个模块包括若干案例及项目,案例涵盖核心知识点,重点帮助学生完成从散点知识到知识整体性的转化。项目设计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突出业务岗位技能的训练。5个模块包括:配送概述,配送业务及流程、配送中心运营管理、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这5个模块通过18个任务完成课程学习。

本课程以物流配送作业环节为主线,以物流配送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物流配送技能训练为目标,努力实现以行动导向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配送中心的业务模式和作业流程,能够熟练使用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和管理软件的操作,能够对配送中心的库存进行合理控制,对配送中心的成本进行核算,能够根据配送中心的作业范围合理选址,能够对配送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为了使学生尽快达到能力目标,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用项目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将物流配送实务中的各个作业环节,设置成不同的技能训练模块,在每个技能训练模块内,设有不同的能力目标,用案例引导,实际操作、社会调研、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整体能力预设目标。


课程大纲
  • 项目1 配送概述
    • 1.1 配送的概念
    • 1.2 配送的要素
    • 1.3.1 配送的分类1
    • 1.3.2 配送的分类2
    • 1.4.1 配送的模式1
    • 1.4.2 配送的模式2
  • 项目2 配送中心
    • 2.1 配送中心的概念
    • 2.2 配送中心的类型
    • 2.3 配送中心的选址的影响因素
    • 2.4 配送中心选址程序
    • 2.5.1 配送中心作业空间规划(1)
    • 2.5.2 配送中心作业空间规划(2)
    • 2.6.1 活动关系分析(1)
    • 2.6.2 活动关系分析(2)
    • 2.7 物流动线分析
    • 2.8 配送中心内部结构与布局
    • 2.9 配送中心区域布置
  • 项目3 订单处理
    • 3.2.1 配送订单作业流程(1)
    • 3.3 订单状况的跟踪和处理
  • 项目4 流通加工
    • 4.1 流通加工的概念
    • 4.2 流通加工的类型
    • 4.3 典型流通加工类型
  • 项目5 拣货作业管理
    • 5.1 订单作业流程
    • 5.2 储位规划
    • 5.3.1 储位管理(1)
    • 5.3.2 储位管理(2)
    • 5.3.3 储位管理(3)
    • 5.4.1 配货作业管理(1)
    • 5.4.2 配货作业管理(2)
    • 5.4.3 配货作业管理(3)
    • 5.4.4 配货作业管理(4)
    • 5.4.5 配货作业管理(5)
    • 5.4.6 配货作业管理(6)
    • 5.4.7 配货作业管理(7)
    • 5.5.1 补货作业(1)
    • 5.5.2 补货作业(2)
    • 5.6 送货作业
  • 项目6 配送成本管理
    • 6.1 配送成本概述
    • 6.2 配送中心成本核算方法
    • 6.3 配送成本控制
  • 项目7 配送绩效管理
    • 7.1 绩效及绩效管理的概述
    • 7.2 配送中心作业绩效评价
授课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⑴掌握各种配送模式的优缺点;

⑵掌握订单处理的一般流程;

掌握储位划分的一般原则和货物的ABC分类方法;

掌握分拣作业流程和四种分拣策略的适用条件;

掌握几种不同的分拣方法;

掌握电子标签阁楼补货的几种方法和策略;

⑺掌握分拣作业绩效考核方法;

⑻掌握配送路线选择的几种方法;

⑼掌握车辆调度和车辆配载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⑴能根据企业的商品特性、缺货成本,配送成本、销售额、利润总额、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的权重为企业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⑵能根据配送成本和配送要求程度的不同,利用悲观原则、乐观原则、折衷原则,等概率原则、最小后悔值等方法,在非确定型决策的情况下,为企业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能结合客户档案,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对客户订单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并对问题订单进行处理;

能够针对库存满足客户需求的商品进行客户优先权的划分,并对库存进行合理分配;

能够根据客户订单处理情况,制作拣货单、出库单、送货单,并对缺货资料进行整理;

⑹能够利用周转率原则,对将要入库的商品的商品合理分配储位;

⑺能够根据客户订单合理制作分户式和分货式拣货单;

⑻能够根据拣货单中需要拣取商品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拣取路径和拣货策略、拣货方法;

⑼能够正确计算拣取时间,并对拣取作业进行绩效考核;

⑽能够根据缺货情况,整理补货资料,及时正确地进行补货;

⑾能够对分拣出的商品根据库存分配表为客户进行正确配货;

⑿能够利用破圈法为直送式配送选择合理的配送路线;

⒀能够利用节约里程法为配送的客户选择合理的配送路线;

⒁能够配送物资情况合理选择配送车辆;

⒂能够合理调度车辆,使得配送总成本最小;

⒃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时间,编制配送计划书;

⒄能够对配送中心的作业绩效进行考核。

(三)素质目标

⑴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与盘点作业、流通加工作业、出货与包装作业、配货与送货作业;

⑵能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要求选择和使用搬运、拣选、配送等物流设备,高效完成配送任务;

⑶能按照配送计划制定的程序拟订方案,并进行技术与经济分析选择最优配送方案;

⑷能进行运力与运量平衡,进行运力的合理安排,并能进行现场调度;

⑸能独立进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熟练应用条码、RF、电子标签等信息技术与相关设备;

⑹能利用经济学原理、财务知识、数学知识及计算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经济核算与分析;

⑺能通过对工作效果的评价与分析,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⑻能使用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配送业务的计划与组织,团队内外的协调与沟通。



预备知识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在开设《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之后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配送”与“运输”、“仓储”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框架中三足鼎立,同时也是物流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框架基础。


配套教材
参考教材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1 这门课程是免费学习的吗?
本课程是开设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平台上的课程,是免费学习的。
2 这门课程是免费学习的吗?
本课程是开设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平台上的课程,是免费学习的。
教学选用

配送作业管理(第四版)

沈文天   ISBN:978-7-04-056347-4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也是国家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升级改进配套教材。

47ab251d6602449e1cabf3b363e022e3.jpg

授课教师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