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课程分享  
生理学
主讲教师 于影/蚌埠医科大学
学习人数 777
开课周期 2021年09月24日 ~ 2022年02月25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23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在其他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生理学课程之前,学生应首先掌握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知识。形态为功能的基础,功能建立于形态基础之上。生理学的学习又为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内、外科等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生理学与医学关系密切,一方面,医学中关于疾病的理论研究是以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另一方面,通过医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生理学基本理论是否正确,并不断丰富生理学理论和推动生理学发展。

课程概述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在其他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习生理学课程之前,学生应首先掌握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知识。形态为功能的基础,功能建立于形态基础之上。生理学的学习又为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内、外科等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生理学与医学关系密切,一方面,医学中关于疾病的理论研究是以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另一方面,通过医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生理学基本理论是否正确,并不断丰富生理学理论和推动生理学发展。

课程大纲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理学概述
    • 1.2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 1.3 生理功能调节
  •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 2.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2.2 静息电位
    • 2.3 动作电位及产生机制
    • 2.4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传递
    • 2.5 肌细胞的收缩
  • 第三章 血液
    • 3.1 血细胞生理
    • 3.2 生理性止血
    • 3.3 血型与输血原则
  • 第四章 血液循环
    • 4.1 心动周期
    • 4.1 学习资料
    • 4.2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 4.3 心肌细胞的跨膜
    • 4.4 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 4.5 静脉回流、微循环和组织液
    • 4.6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 4.7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 第五章 呼吸
    • 5.1 肺通气的动力
    • 5.2 肺通气的阻力
    • 5.3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 5.4 气体在血液运输
    • 5.5 呼吸反射性调节
  •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 6.1 概述及胃内消化
    • 6.2 胃液的分泌调节
    • 6.3 小肠消化
  •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 8.1 肾脏导论
    • 8.2 肾小球的滤过
    • 8.3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
    • 8.4 尿生成的调节
  • 第十章 神经系统
    • 10.1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 10.2 神经纤维传递兴奋的特征
    • 10.3 轴浆运输
    • 10.4 突触微细胞结构
    • 10.5 突触传递过程
    • 10.6 影响突触传递因素
    • 10.7 神经递质和受体
    • 10.8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 10.9 突触后抑制
    • 10.10 突触前抑制
    • 10.11 运动的中枢调控概述
    • 10.12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 10.13 牵张反射
  • 期末考试
授课目标
预备知识
配套教材
  • 生理学
    王庭槐;罗自强;沈...
    人民卫士出版社
参考教材
5.0

4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5.0

5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1 我可以重复选择同一门课程吗?
可以的,许多课程会多次开课,可以加入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期次。在新的开课期次中,你需要从零开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 这门课程是免费学习的吗?
本课程是开设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e会学)平台上的课程,是免费学习的。
3 课程结束后,还能继续学习课程内容吗?
这将根据课程团队的设置的课程结课设置而定,有的课程将在课程结束后关闭,有的课程允许已选课的用户查看课程内容及历史记录,也有课程可能会对未选课用户开放课程内容。对于结课后仍然开放的课程,在“我的课程”列表里,可以查看课程内容及学习记录。
4 是否需要完成课程所有的作业?
如果你想要获得课程证书,你需要按照课程老师制定的课程大纲和考核标准完成相关作业;如果仅是为了扩充知识并不需要申请证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需求自由安排学习计划。
5 如何申请课程证书?
课程团队会在‘考核标准’中公布获得证书的条件。课程公布考核标准并更新完毕后,你的最终总成绩达到条件即可获得证书。
授课教师
蚌埠医科大学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