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是安徽省一流专业,近几年来,为响应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英语专业细分为翻译、商贸与旅游三个方向,《中级笔译》是学习翻译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前身是《翻译理论与实践》,是黄山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近年来,为满足本院翻译方向学生的培养要求,翻译课程分化为《中级笔译》《翻译概论》《口译》等课程,与《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实用高级翻译》等后续课程构成完整的翻译方向教学体系。2021年,本课程获批安徽省一流课程(线下课程)项目(2021xxkc175)和黄山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KCSZ05)。
《中级笔译》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第五学期开放。该课程注重通过实例讲解和大量翻译训练,切实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理论素养和翻译技能,为毕业后从事翻译相关工作或为继续深造打好基础。该课程所用实例经过精心挑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基础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和宣传中国优秀文化的职业理想,并最终实现知识传授、技能提升和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
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学组获批省级教学团队。《中级笔译》线上教学部分主要包括翻译概论、词语的翻译、句子的翻译、语篇翻译和文化翻译五大部分,其中,该课程项目建设负责人童兆升副教授讲授翻译概论和语篇翻译两个部分,省级教学团队主持人纵兆荣教授讲授词语的翻译,郭飞副教授和姚雪平老师讲授句子翻译部分,省级教坛新秀王巧老师讲授文化翻译部分。
《中级笔译》线上教学部分主要包括翻译概论、词语的翻译、句子的翻译、语篇翻译和文化翻译五大部分,学生学习完全部课程,可以掌握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 翻译概论(共2课时)
内容简介:简要介绍翻译的历史、定义与类型、意义与功能、标准与方法等,概要介绍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与翻译。
第1周 翻译概论(1课时)
通过实例分析介绍翻译的历史、贡献、定义、单位、标准、翻译之难以及提高翻译能力的方法等。
第2周 英汉语言比较(1课时)
通过介绍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共性与差异,并初步掌握翻译技巧,包括英语抽象与汉语具体、英语分析与汉语综合、英语主语句与汉语主题句、英语被动与汉语主动、英语树状与汉语竹状、英语静态与汉语动态、英语客体与汉语主体等。
第二部分 词语翻译(共3课时)
内容简介:
(1)了解英汉两种语言词语意义的多重性以及翻译处理方法。
(2)了解英汉互译中词语的常用翻译技巧。
(3)掌握词语词性的转译。
第3周 词语的意义(1课时)
难点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东方民族的语言讲究含蓄、暗示,而西方语言大多从客观角度出发,直接得多。通过大量实例说明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的区别以及翻译处理方法。
难点二:意义的多重性
通过大量实例说明英汉词语意义的多重性以及翻译处理方法,包括指称意义、蕴含的意义、情感意义、语体意义、语域以及搭配关系所引起的词语意义的不同。
难点三:文化差异
简要介绍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词义空缺等现象以及翻译方法。
第4周 词语的翻译方法(1课时)
通过大量实例讲解词语的常用翻译方法,包括一一对应法、音译法、音译加类别词、音译加注或解释法、移译法、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语音修辞补偿法、增词译法(1.意义性增补、2.结构性增补、3.修饰性增补)、减词译法(1.省略汉语中的重复词、2.省略汉语的范畴词、3.汉语意义重复时,应减词英译;省略带有意象修辞的词语)等。
第5周 词语词性的转译(1课时)
通过大量实例讲解常用词性的转译,包括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动词→介词、介词短语;名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介词短语以及不定代词的特殊用法等。
第三部分 句子翻译(共4课时)
内容简介:
本部分通过大量实例分析,重点讲解:
1)谓语的确定;2)句序的调整;3)定语从句的翻译;4)长句的翻译
第6周 谓语的确定 (1课时)
本部分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谓语使用方面的差异,通过大量实例讲解处理这些差异的翻译方法。
1)汉语语法呈隐含性,常省略主语;英语语法呈外显性,SV结构是句子的灵魂。
2)汉语的复杂谓语成分,英语的单一谓语成分;
3)汉语谓语的多主动式,英语谓语的多被动式等。
第7周 句序的调整(1课时)
本部分以任务型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英汉语在句法方面常见的三个差异以及相对应的翻译策略,包括:英语表态在前,汉语表达在后;英语句序灵活多变,汉语句子通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者逻辑先后顺序组织信息。通过实例分析、句子信息标号、课堂实训、课后作业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应对这三个差异的翻译方法,以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第8周 定语从句的翻译(1课时)
本部分主要学习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根据定语从句的长短和句子部分的逻辑联系,定语从句通常可以译为以下几种表达:1. 译为“……的”修饰语;2.译成谓语;3. 译成兼语句或连动句;4. 译成状语从句;5. 译成并列句;6. 译成“这”字并列分句;7.译成独立的句子。
第9周 长句的译法(1课时)
本部分首先分析英语长句的原因(1.修饰语过多;2.并列成分多;3.语言结构层次多等),并通过大量实例讲解通过顺译、拆分法以及调整句序等方法进行翻译。教学重点将放在状语、定语、并列句所导致的长句翻译方面。
第四部分 语篇翻译(共4课时)
内容简介:
本部分介绍语篇的定义和衔接手段,重点分析英汉语在衔接、连贯以及布局方面的异同,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语篇翻译的方法。鉴于黄山学院位于黄山市,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第三讲讲解旅游语篇的翻译。
第10周 语篇的定义以及衔接手段(1课时)
本部分讲解语篇的定义,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和Hason在其著作《英语中的衔接》 (Cohesion in English)中将英语的衔接手段概括成5种:1)指代(reference ) ;2) 替代(substitution) ;3)省略(ellipsis ); 4)连接(conjunction);5)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英汉语在这5个方面的异同以及翻译处理方法。
第11周 语篇的连贯以及布局(1课时)
本部分讨论语篇的连贯手段,包括衔接以及通过认知以及推理把握语外信息对译文连贯的影响。在布局部分,将通过实例分析英语中具有描写功能和叙述功能信息的语篇在汉语中如何合理重构,以及在叙述文体中,英语习惯将对话跟叙述部分分开处理,而汉语中习惯将二者合并成一段,使文章紧凑、简洁。
第12周 旅游文本的翻译(1课时)
本部分简要介绍英汉语在旅游文本功能方面的差异,英语旅游文本常以乐趣为导向,而汉语旅游文本注重渲染,辞藻华丽,修辞多,山水环境描写多,典故多,接近文学语言。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如何增补信息,虚写实译或省略以及重写或改写等手段实现英汉语旅游文本的互译。
第13周 文学文本的翻译(1课时)
本部分主要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讲解如何欣赏文学文本的审美功能以及在翻译文学文本时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第五部分 文化翻译(共3课时)
内容简介:
本部分教学重点包括:1.文化的与分类;2. 文化的翻译方法;3.习语的翻译。
第14周 文化的定义与分类(1课时)
本部分介绍几个比较经典的文化定义,然后根据尤金.奈达对文化的分类,逐一通过实例分析讲解五种文化的翻译,包括:1.生态文化;2.物质文化;3.社会文化;4.宗教文化;5.语言文化。
第15周 文化翻译方法 (1课时)
本部分根据邱懋如教授的总结分类,通过实例分析文化翻译常用方法,包括:1.保留源文信息;2.移译;3.音译;4.音译加类别词;5.目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中带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6.解释译法;7.译出含义等。
第16周 习语的翻译(1课时)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汉语都有丰富的习语表达。本部分主要讲解习语的定义、习语的常见特点以及习语的常用翻译方法。
5.0 |
共 1 条评价 |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
黄山学院
|
邮箱:ahmoo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943、66197609
客服QQ:3224114574、326517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