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教材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先生、齐森华、谭帆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一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周圣伟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版)教学用书》。
《大学语文》课程是针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基础性通识教育课程,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本课程以语言文学为核心,通过对文学现象与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人文知识,以促成其语文能力的提高、文史视野的拓宽、道德情操的陶冶、人文精神的养成。本课程的特色和亮点在于优化课程体系,重整教学资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注重教材与数字资源建设。创建、拓展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与教学资源库,突出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使用沉浸加体验的模式,支架式教学方法贯穿始终。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特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特点及发展简况。
3、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能够流畅的用语言进行的日常的交流和工作。
3、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创作性的学习。
(三)素质目标
1、在教学中进行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多方面职业素养的渗透教学,从而为学生迅速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奠定思想基础。
2、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是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3、在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4.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提高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序号  | 教学单元  | 指导 学时  | 教学形式与课时分配  |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其他  | ||||
单元1: 仁者爱人  |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 2  | 2  | |||
单元2: 和而不同  | 《容忍与自由》(胡适)  | 2  | 2  | |||
单元3:以史为鉴  | 《谏逐客书》(秦·李斯)  | 2  | 2  | |||
单元4:胸怀天下  |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  | 2  | 2  | |||
单元5:故园情深  |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 2  | 2  | |||
单元6:礼赞爱情  | 《婴宁》(清·蒲松龄)  | 2  | 2  | |||
单元7:洞明世事  |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  | 2  | 2  | |||
单元8:亲和自然  | 《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  | 2  | 2  | |||
单元9:关爱生命  | 《箓竹山房》(吴组缃)  | 2  | 2  | |||
单元10:浩然正气  | 《苏武传(节选)》(西汉·班固)  | 2  | 2  | |||
单元11:冰雪肝胆  | 《纪念傅雷》(施蛰存)  | 2  | 2  | |||
单元12:诗意人生  | 《赤壁赋》(宋·苏轼)  | 2  | 2  | |||
合计  | 24  | 24  | ||||
                                                                                                    | 0.0 |  
                                         
                                         共 0 条评价  |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 
                                
多读经典
多写作文。
勤于思考。
![]()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邮箱:ahmoo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943、66197609
客服QQ:3224114574、3265176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