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实训课程,原课程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选择实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针对性专业学习过程,提升职业能力。部分专业课程应建设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或项目课程,让学生主动自我构建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发展职业能力;为满足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国家优质校建设、网络化教学深入课堂、以及更新卓越技能型人才模式改革、达到学院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的要求,近年来学院采购了XL-80激光干涉仪和QC20无线球杆仪,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对原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和重构。
原课程自2005年起开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历经十几年的课程建设和改革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近几年的建设和改革,已形成了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新课程体系,完善了本课程的学习机制和体系,本课程主要作为数控类(含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为我院高职生进行讲解。每年授课人数平均约为300人/年。本课程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课程起源阶段)(2005-2010)
为适应数控技术的发展,我院从2005年开始在数控类(含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等专业中开设《数控机床调试与检测》课程,本课程建设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的要求,明确了本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二阶段(2010-2015)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职教理念的提高,对于高职教育,如仍按照传统的课程学科体系已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于是提出课程建设应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加强学生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数控机床调试与检测实训”1周,以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调试安装的能力以及提升个人职业能力,同时让学生主动自我构建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第三阶段(2015-至今)
为适应数控技术的发展,我院从今年开始在数控类(含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工业工程技术)等专业中新开设《精密设备检测与伺服优化》课程,本课程建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精密仪器-雷尼绍激光干涉仪XL80和雷尼绍QC20无线球杆仪的使用以及基本操作,同时理解并掌握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和伺服优化,在实训条件改善的前提下,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精密设备检测与伺服优化实训”2周,以培养学生操作精密仪器和掌握精密仪器测量机电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以及掌握对精密仪器的日常维护的方法。选用自编教材,且实践教学有大量的验证性实验数据,结合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同时对新开课程的建设有较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随着当前智能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对学生进行精密设备的操作以及应用能力、技术发展适应能力的培养。我们争取建设以本课程为核心的院级精品课程,进一步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提出“任务引领”的项目课程,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根据精密仪器在实践当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项目课程为主体”来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项目作为学习载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搭建了工作任务与知识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期间,还需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增加模块化教学大纲、指导性授课计划、多媒体教学课件等。通过不断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希望把课程建设进一步推向更高的层面。
0.0 |
共 0 条评价 |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
![]()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邮箱:ahmoo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943、66197609
客服QQ:3224114574、326517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