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课程分享  
巢湖民歌
主讲教师 徐频频/巢湖学院
学习人数 23
开课周期 2020年12月30日 ~ 2021年04月30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18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1. 巢湖民歌音乐本体研究

2. 巢湖民歌的保护和传承研究

3. 将巢湖民歌的研究融入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教学探索。

本课程目前已运行于四个年级,已开设有四个学期, 每周2学时,总计32学时,2学分。

2014级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开始,本课程教学大纲安排了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8学时,以介绍巢湖民歌本体音乐研究与传承和保护为主要内容。成绩评定以一篇2000字的小论文作为考查课结业。

2016级、2017级培养方案中修改为理论23学时,实践课9学时,以介绍巢湖民歌本体音乐研究与传承和保护为主要内容。成绩评定修改为巢湖民歌舞台表演作为考查课成绩结业。

2018级培养方案中修改为理论22学时,实践课10学时。以介绍巢湖民歌经典音乐与传承和保护为主要内容。成绩评定仍为巢湖民歌舞台表演作为考查课成绩结业。

教学大纲逐年修改,教学团队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本课程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加大了实践课比重,注重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培养。

旨在让民歌能够真正进入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堂,推动本土音乐课程建设和本土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让教育传承文化的职能能够在高校音乐专业课堂上得到良好的发挥。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探索本土音乐课程建设,如何能够让“乡土音乐”让学生愉快接受?团队教师们一致认为:只有让学生学习巢湖方言,了解巢湖风情、民间传说、关注与巢湖民歌相关的地域文化,这样才能将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提高为文化自觉。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拓宽声乐学生的视野,丰富声乐课程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歌非遗“传承人”,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加深认识。

2016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开始,本课程授课过程中加入教学改革实践内容,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教师带领全体学生,以艺术馆讲解员和参观者的视角带着观众观赏了一出《陷巢州》,以音乐小剧场的形式向观众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巢湖的由来,以《美丽巢湖》为开场音乐,又通过《对地名》和《门歌》与现场观众亲密互动,随后以一首首巢湖不同风格的民歌表演,带领观众领略巢湖民歌的魅力。此次情景剧的展示,受到相关专家与学生的一致好评。

2017级音乐表演专业《巢湖民歌赏析》课,首次邀请了巢湖民歌传承人及巢湖民歌研究会学者、专家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够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把手的讲与唱”结合在一起指导进行巢湖民歌传唱活动。并以“巢湖民歌赏析课”实践音乐会的形式结业考试,全体同学以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形式表演了11首极具代表性的巢湖民歌。最后,由传承人现场指导、建议,主讲教师总结。教学设计重点放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的师生互动、交流、融合愉快学习体验中。

 

 

教学环境:

本课程参与每学期全校教务系统的统一排课,基本在博学楼或慎思楼的多媒体教室上课。每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不超过40人,多媒体教学基本满足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通过教师精美的PPT制作及影像、音响等资料的到位,再加上每学期后期安排的实践课教学,以艺术学院二楼音乐多功能厅的排练表演,完全可以满足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师生互动频繁班级集体协作能力得到了空前锻炼。

 

教学方法:

 本课程:前期理论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法、提问、学生班级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

后期实践教学部分,以演示法、循序诱导等方法组织教学。

 

 

创新特色:

本课程的特色:

1. 理论与实践、演唱与赏析相结合。在音乐表演学基础上,分析研究巢湖民歌的演唱处理。

2. 学习与示范相结合。邀请传承人及优秀传唱人演唱示范。

3. 高雅与通俗相结合。对巢湖民歌进行艺术教育中心俱乐部形态的普及传唱。

4. 教学具有开放性及创新性。借鉴“口传心授”教授模式,个体演唱与集体合作相结合。

 

教学改革创新点

1.突破传统课堂单一教育方式,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均做出了重新设计,尝试以“巢湖民歌主题艺术馆”为名的情景剧演出作为最终期末考查形式,搭建出学生可参与的真实非遗文化传承项目与平台,使教育对象蜕变为教育者,推动巢湖民歌在全校及更大范围内的影响,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力图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路径,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以传统演唱与声乐演唱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民歌传承人走进课堂,采用最原始的民歌传承方式----口传心授,指导学生学习民歌,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巢湖民歌的艺术魅力,让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对声乐理论及实践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思考,也有效地探索了地方本土非遗文化如何走进高校、深入课堂,为高校传承非遗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与路径。

 

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

自我评价:

传统授课基础之上,添加成熟的技术支持团队,具备平面和立体教学资源,学习评价机制完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便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及测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巢湖民歌的概念、音乐特点、传承现状等内容,切身感受巢湖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理解以巢湖民歌为代表的传统音乐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掌握巢湖民歌的体裁、题材、演唱方式、唱词特点、曲式、调式等音乐风格要素并能够运用到设计、组织、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中,熟悉巢湖民歌的经典作品并尝试学唱,旨在激发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对传统文化、非遗艺术传承问题的敏感度和思考能力。

 学生评价:

本课程是巢湖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地方高校非遗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由于大多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甚至民族文化都知之甚少,对于非遗文化的审美判断往往带有片面性与不稳定性。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我们了解到巢湖民歌的演唱,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启发、提高。

社会评价:

巢湖民歌自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以来,目前巢湖民歌已发展有5个传承基地,包括了小学、中学、高职、二本院校四个层次的学校。分别是:巢湖市苏湾中心小学、烔炀中学、巢湖市三中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及巢湖学院。此课程开放以来,学生们通过学习巢湖民歌基础知识、聆听巢湖民歌和学习演唱等形式了解巢湖民歌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从而提高自身对“非遗”的全面正确认识,培养兴趣,形成保护的紧迫感,最终将保护“非遗”的意向付诸实践,自主参与到“非遗”实践活动中来。

 


课程概述
课程大纲
  • 第一章
    • 1.1 春风十里喊秧歌(上)
    • 1.2 春风十里喊秧歌(下)
授课目标
预备知识
配套教材
参考教材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授课教师
巢湖学院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